木材——生态环境材料
木材: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形式,如上所述其储最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估算的话可维持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未来的人类将采用何种能源来维持其生存?另外,在人类大量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包括CO2、CH4和NO2等,从而使地球不断升温。
这将迫使人类及所有生物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条件,而在这种新的环境条件下人类及其他生物能否生存或将如何生存,这将足一个巨大的挑战。大气中的CO2浓度的增长趋势十分迅速,并且,该速度并非保持小变,而是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森林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将CO 2和水分转化成生物质并释放出氧气,因此,以吸收大馈的二氧化碳。这个作用就被称作森林的“固碳效应”。据估算,生产1t生物质需要吸收1.6t的CO2,释放出1.2t的氧气。通过森林的固碳效应,可以起到缓解温室效应的目的。但是,在森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森林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生物质并释放一定量的CO2。所以森林实际固定碳素的最足这两个部分的差值。
爱波网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总是强于呼吸作用,从而使其生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有估算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每年由光合作用吸收的碳素量为656亿t,而由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碳素量为328亿t,所以每年的实际吸收碳素量达到328亿t。
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产品,木材的利用过程实际就是对森林所储存的碳素的一个消耗过程,因此追根究底的话其最初的来源就是大气中的CO2。通过森林固定大气中的CO2使之成为生物质(术材),再利用木材制造人类生活所需的住宅和家具等直至废弃,废弃后的木材的碳素又进人大气或土壤中,从而通过造林和木材利用实现碳素的循环过程。